原标题:“双节”期间在昆明 漫步古今街巷 收藏一池秋色
国庆中秋假期临近,昆明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热度持续升温。从大翠湖到九巷十三坡,从博物馆群到老街夜市,游客不仅可以沉浸式感受春城的历史厚度,还能在市井烟火与文艺浪漫中度过一个别样的假期。
翠湖片区
在“春城绿宝石”里邂逅诗意与生机
翠湖公园被誉为“昆明的眼睛”,四季皆成画卷。
园内水月轩、海心亭、九龙池等景点散布,阮堤与唐堤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堤岸垂柳、湖中荷花相映成趣。坐落于九龙池畔的昆明市自来水历史博物馆,记录着昆明供水的发展历程。
海心亭(碧漪亭)是必打卡的地标,飞檐黄瓦的古亭矗立湖心,倒映在碧波中,无论是站在堤岸拍亭台全景,还是乘船靠近亭边拍特写,都能拍出“江南水乡”般的诗意。若想感受翠湖的“慢生活”,可在湖边的长椅上休憩,或是租一艘脚踏船,泛舟湖上,吹着微风,欣赏两岸的秋景。
在九巷十三坡里读懂昆明的“慢时光”
翠湖周边的“九巷十三坡”纵横交错,既沉淀着老昆明的生活底色,也藏着无数文艺出片的角落。
形成于明清的文林街,串联起钱局街、文化巷、先生坡等数条小巷,在保留历史韵味的同时,聚集了数十家风格各异的咖啡馆和特色书店,成为有特色的文创街区。这里既有岁月斑驳的旧巷,也有乌托邦式的小资店铺,更有接地气的市井美食。
文化巷曾是云南大学、昆明师范学院(今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工学院(今昆明理工大学)三校师生往来的通道,如今汇聚了众多美食与文化元素,还有大象书店、慢半拍书屋等特色书店点缀其间。
圆西路是昆明知名的美食街,紧邻云南大学与云南民族大学,昆明豆花米线、曲靖红油饵丝、保山快餐、大理凉粉等各地小吃云集,夜晚灯火通明,烟火气十足。
黄公东街以“最美黄墙”闻名,民国建筑搭配黄墙绿窗,梧桐成荫,四季皆景。这里文艺气息与市井烟火气并存,清晨可见遛鸟的老人,午后有在咖啡馆创作的青年……
在“一池翠湖水”边读懂半部昆明史
“一池翠湖水,半部昆明史。”翠湖周边聚集了云南陆军讲武堂、朱德旧居、云南起义纪念馆(卢氏公馆)等众多历史地标,现已整合为“翠湖博物馆群”,开放博物馆达21座,涵盖名人、城市、商贸等主题,是了解昆明的“历史课堂”。
云南陆军讲武堂为黄色法式建筑,庄严肃穆。在“讲武堂”牌匾下身着民国学生装留影,仿佛瞬间回到百年前。
朱德旧居是典型的昆明“一颗印”民居,院内石榴树果实累累,厢房内陈列着朱德使用过的煤油灯、笔记本,在这里仿佛能触摸到革命先辈的生活痕迹。
云南起义纪念馆(卢氏公馆)兼具中西风格,雕花的木质楼梯、彩色的玻璃窗户,每一处细节都透着精致。“云南起义”主题展览通过老照片与实物还原历史场景,适合亲子共游,在爱国主义教育之余,亦可拍摄复古风家庭照。
南屏街片区
在古今交融里感受昆明的“新活力”
南屏街是云南最早发展的商业街,抗战时期金融机构林立,素有昆明“华尔街”之称,底蕴深厚。
与之毗邻的顺城,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如今已发展为以购物中心为核心的现代商业区,集购物、餐饮、娱乐与商务于一体,充满活力。9月25日,一组以“老昆明八景”为创作灵感的艺术装置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拍照。此次亮相的灞桥烟柳、螺峰叠翠、龙泉古梅、滇池夜月四个艺术装置,将传统历史景致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现代艺术,装置创作融合现代材料与传统工艺,呈现出独特魅力。
在南屏街和顺城商业区,可到附近的南强街巷、昆明老街逛一逛。
昆明老街位于主城中心,由钱王街、文明街、光华街、景星街、文庙直街、甬道街等组成。区域内保留有抗战胜利堂、聂耳故居、马家大院等12处文保单位和42处历史建筑。
南强街巷是昆明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商业街区,汇聚了傣族香茅草烤肉、白族乳扇、泰国手工舂沙拉等特色美食,还设有芳香集市、文创摊位。如今,夜市拓展至金碧公园小广场,打造了以“城市露营地”为核心概念的二期区域,融入文创消费。(杨质高 张田睿 刘峰 杨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