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图片频道 >> 聚焦 >> 正文
临沧临翔这波丰收“大狂欢”快乐“满格”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4日 16:37:38  来源: 云南网

  金秋九月,田野铺金,“丰”景如画。9月23日,恰逢传统“秋分”节气,临沧市临翔区在蚂蚁堆乡驿亭新村热热闹闹办起了以“庆丰收 享美好”为主题的“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这场满是乡土味的乡村嘉年华,不仅让大家看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气神,还带火了乡村旅游,更为乡村振兴攒足了劲。

  活动一开始,特色农产品展销就先抓住了大家的目光。全区的企业和10个乡镇(街道)都带来了“宝贝”——茶叶、咖啡、坚果、蜂蜜、高原蔬菜等近百种优质农特产品一字排开,村民和游客围着展台,有的拿起样品闻闻尝尝、有的跟摊主讨价还价,不少人手里很快就拎满了袋子。旁边还搭了电商直播台,5家直播团队对着镜头卖力推荐,把这些农特产品送上了“云端”,帮农户多了条销路。

  “今年我们养虾蟹的技术有了大突破!”临翔区瀛尚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销售人员阮正露说起收成,脸上满是笑意,“自主培育的虾苗、蟹苗产量比去年翻了五倍,今年虾苗能有二至三吨,蟹苗更厉害,快到十吨了!”

  驿亭新村的党员活动室里,另一番热闹藏在笔墨间。这里办着“庆丰收 享美好”书画展,46幅作品都是区文联从全区农民、教师、青少年和专业书画家手里征集来的。国画、水彩、剪纸,形式五花八门,画里写的全是“土地的故事”:有农民在水田里弯腰插秧的灵动样子,有茶农在茶园里飞快采茶的场景,还有机器和人一起干活的现代化务农画面,一笔一画都透着新时代丰收的喜悦。

  “把丰收节和画展凑到一块儿,就是想用水墨丹青讲好乡村振兴的事儿。”临翔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孟斌看着展品感慨,“这样一来,节日不光有热闹,还有了色彩,丰收也变得能看能摸。市民来看展,也能更明白粮食安全多重要。”

  要说最热闹的,还得是农事比赛。剥核桃、吃核桃、扎苞谷串、剥青皮这四项比赛,全是农民平日里干的活,可一变成比赛,气氛立马不一样了。平日里埋头种地的庄稼汉,这会儿都成了“运动健将”。剥核桃仁的选手指尖翻飞,核桃壳碎渣子不停往下掉;吃核桃的选手更有意思,嘴里“咔嚓咔嚓”响个不停,腮帮子鼓鼓的,引得周围人直笑。“扎苞谷串”的时候,金黄的玉米棒子在选手手里很快串成一串,不少人看着就想起了小时候帮家里收玉米的日子;剥坚果青皮的比赛更是笑点不断,选手们手上沾着青皮汁,有的急得直擦汗,观众们看得乐不可支。剥、吃、扎、褪,这四个秋收时的动作在赛场上连在一起,就像把整条丰收流水线搬来了现场,满场都是丰收的快乐。

  “我家种了100多棵核桃树,最老的都有三四十年了。”蚂蚁堆乡村民杨朱桂手里拿着刚剥好的核桃,笑得合不拢嘴,“今天来比赛,一是图个热闹,二是想让大伙儿尝尝我家的好核桃。”博尚镇的村民阮礼金也格外兴奋:“今天这活动太有意思了,把种地的活变成比赛。咱们不光要会种地,还得懂技术,乡村振兴,靠的就是咱们这双手。”

  接下来,临翔区将继续把丰收节的效应放大,把特色农业做得更好,把农产品加工做得更强,把乡村旅游做得更火,让农民的笑脸一年比一年多,让乡村振兴的歌声一年比一年响亮。

  云南网记者 陈思蒙 通讯员 张涛

责任编辑:刘曦靓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