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图片频道 >> 聚焦 >> 正文
科创引领 做活“咖啡+”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3日 09:34:00  来源: 云南网

务工人员在加工车间筛选咖啡豆。 通讯员 关汪武 摄

  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咖啡种植基地里,科技正让佤山农户的“钱袋子”鼓起来。

  曾以玉米种植为主的糯良乡班考村村民魏学芳感慨:“以前每亩收入不到1000元,现在改种咖啡后全家年增收超过5万元。”这份转变源于沧源以科技为笔,勾勒的产业振兴画卷——从2019年秋珀庄园与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引入萨奇姆、瑰夏等27个优质品种,到推行支部牵头、企业带动、基地研发、农户参与的利益共享模式,佤山土地正焕发新活力。

  在勐省镇农克村,600亩“粮食+咖啡”套种基地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实现了错峰采摘,每亩年均增收超过6000元,2025年预计带动村民增收400万元以上。秋珀庄园内,每棵咖啡树都配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与朱有勇院士团队合作的“稻咖融合”模式更让咖啡林下的旱种水稻亩产达400公斤,亩均综合效益超过8000元,覆盖农户460户。

  精深加工让咖啡豆价值倍增。智能化生产线将鲜果转化为精品豆,“天坑水洗萨奇姆”咖啡豆先后斩获2024年全球咖啡生豆大赛第五名、2025年云南瑰宝大赛冠军,创下每公斤13150元的中国咖啡价格纪录。2025年投产的精深加工车间正开发冷萃浓缩液、咖啡文创产品,预计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

  在“天坑”景区旁的咖啡体验馆,融入佤族图腾的“司岗里”系列文创产品陈列有序,与云南省农科院合作的品质追溯系统实现“从种子到杯子”全程可追溯,“沧源咖啡”已获绿色食品认证并申报国家地理标志。根据规划,当地2025年底咖啡种植面积将达7000亩,2027年形成1.5万亩全产业链集群,还将与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合作开发咖啡渣手工艺品,让科技与文化在佤山深处碰撞出乡村振兴的新生机。

  云南网记者 吴沛钊

责任编辑:郭建丽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