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昭通老城的街巷已飘起袅袅炊烟。铁锅里的油花欢腾跳跃,竹匾上的饵块被炭火烘得微微发胀,油糕饵块的香气飘满街巷,“一不小心”就将行人挤进了一旁的早餐店。
油糕饵块 图源:“微永善”微信公众号
明黄的土豆蒸煮或焯水后捣成丝,颗粒饱满的大米研磨成浆,勺在洋芋丝中一转一挖,乳白的米浆往勺中的洋芋饼上一淋一裹,洋芋薄饼在热油中起起伏伏、漂漂荡荡,最后捞出的饼色泽金黄,外围香酥爽脆,内里糯软香甜——这便是酥松香糯的油糕。
刚出锅的油糕 资料图
红通通的炭火在炉子里招摇,白生生的饵块平铺在烤架上,当扁扁的饵块膨胀而起,当素白的表皮渐渐烙上铁网的印记,正是最佳“起锅”时刻。脆硬的生饵块在炭火的努力下变得软糯又有韧性,正是用来包裹油糕和酱料的绝妙选择。
炉火上的饵块 图源:“云南发布”微信公众号
花生金黄、小葱青绿、店家自制的油泼辣子“真泼辣”……老板根据不同食客的口味偏好抹上调料,香葱、折耳根、花生等调料随机自由组合,登上软糯的饵块“舞台”,再放上一个或几个酥香的油糕,一裹、一卷、一咬,香糯满口,烟火暖心。
老板正在给油糕饵块涂抹酱料 资料图
热气腾腾的油糕饵块是昭通人的日常早餐,也是外地朋友的“必吃榜”之一。这道在昭通街角随处可见的吃食,藏着乌蒙山麓的晨昏流转,也系着昭通人在悠悠岁月里的百味生活。
资料:“昭通发布”微信公众号、“昭通文旅”微信公众号
编辑:张琳彬 朱怡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