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I+产业新动能”①|智能化助力,“重庆造”汽车成国产车“豪华”代表
“这个机器臂是什么设备?”“它怎么都没有碰到车?”“是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了?”……
8月25日晚上8点54分,赛力斯超级工厂的官方直播间里,看着高度智能化的生产线,围观群众不停刷新着弹幕。
“这是‘间隙面差检测’的机械臂,它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对生产完成的车辆进行扫描,然后判断车辆的‘缝隙’是否达到标准。”主播仔细讲解观众提出的问题,还介绍说“这样的‘黑科技’,在赛力斯生产汽车的过程中,比比皆是。”
“AI”遍布生产全流程
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在业界有“全球标杆级智慧工厂”之称,生产效率居行业领先水平,可实现“柔性化、透明化、自动化、互联化、智能化”造车。而在这超级工厂中,AI技术运用之广泛,几乎遍布了生产线的全部流程。
“我们开发了300多个AI智能检测点,它们共同实现了汽车制造过程中关键工序质量自动化检测需求。”赛力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以底盘螺栓检测位置为例,车辆通过检测点位时,会有两套高精度智能相机,自动拍摄车辆底盘的图像。随后,结合AI,采用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等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就可完成对底盘100多颗螺栓的状态、位置的自动检测,精度达到99.9%。
类似AI技术,也用在了高低压线束的装配上。高低压线速是电池制造的关键环节,这些线速通常被隐藏在汽车的角落里,传统方式无法检验出线速虚插状态。为此,赛力斯开发了手机拍照AI检测,用手机拍摄需要检测目标的图像,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算法模型,自动识别装配结果,保障动力线束不会出现装配缺陷。
赛力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超级工厂的AI智能视觉检测系统,能对整车制造过程中几百个关键工序进行质量自动化检测,实现了关键工序检测的100%自动化。
物流管理调度用上“智慧大脑”
除了生产环节的智能化,赛力斯在物流运输环节,也力求“智慧”。
在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的仓储库区,能看到一些像爪子一样的器械,在自动抓运堆叠有序的集装箱。
赛力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仓储方式,是货车载货到达仓库,卸下集装箱,再由叉车运送入库。这种方式效率不高,且不环保;而在超级工厂中,赛力斯运用了全自动的移动吊机设备,通过智能技术实现“一箱一格,互不堆叠,不用倒箱,先进先出”。
无人电动卡车,也是超级工厂的一大亮点。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共配备了18台无人电动卡车,这些卡车从接收到配送任务,从起始点到总装车间仅用11分钟。同时,这批无人电动卡车还使用了换电模式,仅五分钟就可以完成换电。
“仓储、配送环节,看似是细分的两个流程,实则是由智慧物流港的中控室通过智能调度串联到一起的。”赛力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不仅能发送指令实现集装箱吊装、无人电动卡车配送的调度,还能实时监控,远程接管设备和车辆,人、车、物的信息全部打通、高效协同,超级工厂的物流管理调度好比拥有了“智慧大脑”。
智能化元素叠加,产品叫好又叫座
不仅生产过程中充满“智慧”,赛力斯的产品也AI感满满。
比如,夜间行车时,因为光线不足,司机遇到复杂路况时,容易让人紧张,赛力斯就在产品中加入“智能动态光毯”系统,借助车灯和高精度传感器,让灯光根据汽车开行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通过AI、极光雷达等技术实现的智能辅助驾驶,更是赛力斯系列产品的强项。今年7月,赛力斯的一款产品在2025中国智能汽车指数(IVISTA)车型评测中,智能安全、智能驾驶、智能泊车和智能交互四大板块,获得全项“G+极优”成绩,具体到每个子板块,主动安全拿下满分,驾驶辅助得分率98.3%,领航智驾得分率99.1%,泊车辅助得分率98.5%,记忆泊车得分率98.5%,语音触屏得分率95.8%,成员监测满分。
各种智能化元素“叠加”,让赛力斯的产品,成为国产车中的“豪华”代表。据了解,赛力斯旗下的问界M9上市17个月,累计交付量超过226000台,销量稳居我国50万元以上市场的冠军;问界M8上市4个月,累计交付量超过70000台,成为我国40万级以上汽车的销量冠军。(杨骏 实习生 黄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