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图片频道 >> 故事 >> 正文
云南解锁“非遗+直播”普法新范式 民族文化中跃动法律元素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6日 21:25:18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网讯(记者 刘畅)“各位网友大家好!感谢参与全省普法强基直播活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法律明白人’,我始终思考如何用法治思维保障非遗传承……”4月16日,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彝绣协会,全国人大代表、法律明白人金瑞瑞的开场白拉开了云南“民族文化+现代技术+群众路线”创新普法直播序幕。

  身为彝族刺绣传承人,金瑞瑞在带领绣娘实现“绣花养家”致富梦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法治护航的重要性。随后,牟定县司法局通过遴选培养机制,在绣娘群体中建立起由9名骨干组成的法律明白人工作站,金瑞瑞更设立个人工作室,形成“遇事就找法律明白人”的共识。作为调解员,她在直播中不仅分享法治故事,更创新性地展示彝绣普法歌谣、探讨非遗知识产权保护,让法律元素跃动在民族文化中。

  “‘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是与人民群众紧密生活在一起的,群众随时找得着、用得上、高度信任的‘法治带头人’。全省11万余名‘法律明白人’、20余万名人民调解员为实施云南普法强基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副处长吴宗春表示,直播普法,说的是法治故事,讲的是法律知识,关注的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烦心事。云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维权信访处处长杨金笔对此次直播将“法言法语”转化为“网言网语”的方式也赞不绝口,认为这种宣讲方式真正实现了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群众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这次在线培训也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一次生动宣讲。”

  为筹办好此次在线培训活动,省、州、县三级司法行政部门反复多次研讨论证,旨在借助新媒体载体,不断扩大普法宣传“朋友圈”,推动形成各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普法格局。吴宗春说:“新时代普法必须突破横幅展板的传统模式。”此次直播也验证了网络普法的强大传播力,今后将持续推动更多法律明白人变身普法主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切实满足群众法治需求。

责任编辑:刘曦靓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