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图片频道 >> 故事 >> 正文
诗意中国丨农历二月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 10:25:00  来源: 新华网

原标题:诗意中国丨农历二月

3月1日,农历二月二,在四川省华蓥市禄市镇凉水井村,当地群众进行舞布条龙活动(无人机照片)。

农历二月初二,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也开始春耕劳作。唐代诗人白居易用“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描绘此时景象。

这一日俗称“龙抬头”,又称“春龙节”“春耕节”“踏青节”“挑菜节”等,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各地人们有舞龙、祭灶、春耕、踏青、理发等不同习俗。

(邱海鹰摄)pagebreak

3月1日,农历二月二,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商山镇,人们表演舞草龙民俗活动。

农历二月初二,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也开始春耕劳作。唐代诗人白居易用“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描绘此时景象。

这一日俗称“龙抬头”,又称“春龙节”“春耕节”“踏青节”“挑菜节”等,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各地人们有舞龙、祭灶、春耕、踏青、理发等不同习俗。

(樊成柱摄)pagebreak

3月1日,农历二月二,一名小朋友在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南大街摸“火龙”。

农历二月初二,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也开始春耕劳作。唐代诗人白居易用“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描绘此时景象。

这一日俗称“龙抬头”,又称“春龙节”“春耕节”“踏青节”“挑菜节”等,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各地人们有舞龙、祭灶、春耕、踏青、理发等不同习俗。

(李卫超摄)pagebreak

3月1日,农历二月二,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磨头镇小庄村,一名村民为孩子“剃龙头”。

农历二月初二,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也开始春耕劳作。唐代诗人白居易用“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描绘此时景象。

这一日俗称“龙抬头”,又称“春龙节”“春耕节”“踏青节”“挑菜节”等,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各地人们有舞龙、祭灶、春耕、踏青、理发等不同习俗。

(程全摄)pagebreak

3月1日,农历二月二,在四川内江万达广场,理发师为小朋友“剃龙头”。

农历二月初二,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也开始春耕劳作。唐代诗人白居易用“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描绘此时景象。

这一日俗称“龙抬头”,又称“春龙节”“春耕节”“踏青节”“挑菜节”等,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各地人们有舞龙、祭灶、春耕、踏青、理发等不同习俗。

(唐明润摄)pagebreak

3月1日,农历二月二,人们在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的一处公园踏春赏花。

农历二月初二,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也开始春耕劳作。唐代诗人白居易用“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描绘此时景象。

这一日俗称“龙抬头”,又称“春龙节”“春耕节”“踏青节”“挑菜节”等,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各地人们有舞龙、祭灶、春耕、踏青、理发等不同习俗。

(刘吉利摄)pagebreak

3月1日,农历二月二,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五沟营镇王阁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农民为菜苗揭棚(无人机照片)。

农历二月初二,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也开始春耕劳作。唐代诗人白居易用“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描绘此时景象。

这一日俗称“龙抬头”,又称“春龙节”“春耕节”“踏青节”“挑菜节”等,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各地人们有舞龙、祭灶、春耕、踏青、理发等不同习俗。

(赵永涛摄)pagebreak

3月1日,农历二月二,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巷口村村民修整田埂,为早稻插秧做准备(无人机照片)。

农历二月初二,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也开始春耕劳作。唐代诗人白居易用“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描绘此时景象。

这一日俗称“龙抬头”,又称“春龙节”“春耕节”“踏青节”“挑菜节”等,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各地人们有舞龙、祭灶、春耕、踏青、理发等不同习俗。

(赵京武摄)pagebreak

3月3日,在河南省济源市济渎庙,市民冒雪赏花。

农历二月,仲春时节,却偶有“倒春寒”袭来,春雪飘落,与花同舞。

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一诗,形象描绘出诗人看到春雪后的惊喜之情:“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纷飞的春雪同样带给人们春的气息。

(段二平摄)pagebreak

3月3日,市民在河南省济源市南山森林公园踏雪赏梅。

农历二月,仲春时节,却偶有“倒春寒”袭来,春雪飘落,与花同舞。

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一诗,形象描绘出诗人看到春雪后的惊喜之情:“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纷飞的春雪同样带给人们春的气息。

(苗秋闹摄)pagebreak

3月2日,游客冒雪在山东青州古城景区游玩。

农历二月,仲春时节,却偶有“倒春寒”袭来,春雪飘落,与花同舞。

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一诗,形象描绘出诗人看到春雪后的惊喜之情:“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纷飞的春雪同样带给人们春的气息。

(王继林摄)pagebreak

这是3月3日拍摄的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景区雪景(无人机照片)。

农历二月,仲春时节,却偶有“倒春寒”袭来,春雪飘落,与花同舞。

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一诗,形象描绘出诗人看到春雪后的惊喜之情:“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纷飞的春雪同样带给人们春的气息。

(徐舟摄)pagebreak

这是3月4日在河南省济源市拍摄的雪后王屋山(无人机照片)。

农历二月,仲春时节,却偶有“倒春寒”袭来,春雪飘落,与花同舞。

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一诗,形象描绘出诗人看到春雪后的惊喜之情:“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纷飞的春雪同样带给人们春的气息。

(段二平摄)pagebreak

这是3月7日在贵州铜仁梵净山景区拍摄的春雪景观(无人机照片)。

农历二月,仲春时节,却偶有“倒春寒”袭来,春雪飘落,与花同舞。

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一诗,形象描绘出诗人看到春雪后的惊喜之情:“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纷飞的春雪同样带给人们春的气息。

(李鹤摄)pagebreak

这是3月16日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拍摄的金山岭长城雪景(无人机照片)。

农历二月,仲春时节,却偶有“倒春寒”袭来,春雪飘落,与花同舞。

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一诗,形象描绘出诗人看到春雪后的惊喜之情:“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纷飞的春雪同样带给人们春的气息。

(刘满仓摄)pagebreak

3月18日,在山东省高密市一家幼儿园,两名小朋友在雪后玩雪。

农历二月,仲春时节,却偶有“倒春寒”袭来,春雪飘落,与花同舞。

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一诗,形象描绘出诗人看到春雪后的惊喜之情:“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纷飞的春雪同样带给人们春的气息。

(李海涛摄)pagebreak

3月1日,小朋友在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普安镇油菜花田间放风筝。

农历二月,春回大地,桃红柳绿,沉睡了一冬的万物开始复苏,人们也纷纷走出户外,享受和煦的拂面春风。

清代诗人高鼎笔下的二月,充满生机与活力:“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邓良奎摄)pagebreak

3月8日,在南京玄武湖畔,一只小鸟立在樱花枝头。

农历二月,春回大地,桃红柳绿,沉睡了一冬的万物开始复苏,人们也纷纷走出户外,享受和煦的拂面春风。

清代诗人高鼎笔下的二月,充满生机与活力:“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夏纪福摄)pagebreak

3月19日,船舶行驶在长江三峡西陵峡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水域,岸上桃花绽放(无人机照片)。

农历二月,春回大地,桃红柳绿,沉睡了一冬的万物开始复苏,人们也纷纷走出户外,享受和煦的拂面春风。

清代诗人高鼎笔下的二月,充满生机与活力:“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郑家裕摄)pagebreak

3月10日,在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一名身着传统服饰的女子手持风筝在颜坝花田留影。

农历二月,春回大地,桃红柳绿,沉睡了一冬的万物开始复苏,人们也纷纷走出户外,享受和煦的拂面春风。

清代诗人高鼎笔下的二月,充满生机与活力:“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孔胜摄)pagebreak

3月16日,江苏扬州瘦西湖风景区杨柳拂堤,人们踏青赏景(无人机照片)。

农历二月,春回大地,桃红柳绿,沉睡了一冬的万物开始复苏,人们也纷纷走出户外,享受和煦的拂面春风。

清代诗人高鼎笔下的二月,充满生机与活力:“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周社根摄)pagebreak

3月16日,市民在山东省聊城市古运河畔赏柳拍照。

农历二月,春回大地,桃红柳绿,沉睡了一冬的万物开始复苏,人们也纷纷走出户外,享受和煦的拂面春风。

清代诗人高鼎笔下的二月,充满生机与活力:“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张振祥摄)pagebreak

3月14日,江苏省泗阳县泗塘河畔梅花绽放,市民在这里赏景拍照(无人机照片)。

农历二月,春回大地,桃红柳绿,沉睡了一冬的万物开始复苏,人们也纷纷走出户外,享受和煦的拂面春风。

清代诗人高鼎笔下的二月,充满生机与活力:“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裴成摄)pagebreak

3月16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市民在沂河岸边垂柳下晨跑健身。

农历二月,春回大地,桃红柳绿,沉睡了一冬的万物开始复苏,人们也纷纷走出户外,享受和煦的拂面春风。

清代诗人高鼎笔下的二月,充满生机与活力:“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许传宝摄)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