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图片频道 >> 聚焦 >> 正文
这一次,不得不去玉溪了!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7日 16:13:10  来源: 新华社

  原标题:这一次,不得不去玉溪了!

5亿多年前的生命密码揭开远古奥秘

我国国歌曲作者聂耳的音乐

激荡大地

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

抚仙湖碧波映照星河

成熟的柑橘

为山野挂上万亩金黄

……

俯瞰玉溪。新华网发(潘泉 摄)

这里是玉溪

碧玉清溪,人杰地灵

滇中明珠,璀璨夺目

抚仙湖东岸樱花盛开。新华网发(李林 摄)

音符激昂 人间炽热

90年前

一声声“前进!前进!前进!进!”

奏响救亡图存的时代强音

1949年

随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

在这片大地上回荡

玉溪因“聂耳故乡”而闪耀

聂耳广场的聂耳铜像。新华网发(曾永洪 摄)

一首歌曲传唱多年 经久不衰

抗战精神跨越时空 薪火相传

在聂耳广场、公园、大剧院……

聂耳的名字成为城市的符号

为家乡人民带来澎湃力量

聂耳音乐文化

成为玉溪鲜明的标识

连接起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

“同唱一首歌 同为一家人”

玉溪通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

撬动“文体旅+”产业链

成功打造足球联赛热门主场

“一人观赛 全家出游”

云南玉昆足球俱乐部

“三连跳”的冲超壮举

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玉昆队比赛现场。新华网发(曾永洪 摄)
2025年8月2日,云南玉昆队球迷为球队加油。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三湖叠翠 水写春秋

大美抚仙湖。新华网发(郭建林 摄)

抚仙湖畔 40多年前

古生物学家侯先光

在澄江帽天山西坡

用小锤敲出的古生物群

让地球5亿多年前的记忆重现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新华网发(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 供图)

那时还是汪洋大海的澄江地区

海面之下

无数古生物呈爆发式出现

但倏忽之间

又被泥沙填埋成为化石

这些封存在地层中的生物

首次真正揭示了

地球早期最伟大的生物多样性

创造事件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玉溪澄江化石地成为

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

化石类世界遗产

向人们打开了一个

远古海洋中的生命世界

渔船驶入星云湖(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星云湖畔 李家山古墓群

以“牛虎铜案”为代表的

数千件青铜器

让神秘又辉煌的古滇国

展现在世人面前

诉说着千年文明的密码

出自李家山古墓群的“牛虎铜案”。新华网发(云南省博物馆 供图)
杞麓湖畔海鸥飞舞。新华网发(卢贵谦 摄)

沧海桑田 延绵不绝

杞麓湖滨 阡陌田园延续着

农耕智慧的生生不息

多年来

玉溪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把26个自然保护地优化为16个

并建立3个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和自然湿地保护率

均居云南省第一

赤颈鸭、红嘴鸥等越冬水禽

大头鲤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以及杞麓白鱼、翘嘴鲤、云南鲤等特有鱼类

构成了这里独特的生态群落

 

依山傍水 万物生长

素有“秀甲滇南”之美誉的通海秀山

藏着百年积淀的人文底蕴

作为“云南四大名山”之一

秀山因众多诗词匾联

赢得“匾山联海”响亮名声

映象秀山。新华网发(郭建林 摄)

占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21.11%的

哀牢山玉溪新平段

有着丰厚的自然遗产

石门峡景区、金山原始森林景区

茶马古道景区等

多个已开发区域

让游客探寻亿万年间的秘密

哀牢山风光。新华网发(潘泉 摄)

云海之下

是中国最大的花腰傣聚居地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

新平花腰傣。新华网发(潘泉 摄)

当地群众把“太阳”戴在头上

“星星”缀在身上

“彩虹”系在腰间

以“舞”为媒 舞出民族团结之歌

2025年8月23日,准备发车前往老挝万象的国际货物列车停靠在中老铁路玉溪研和站。(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随着中老铁路国际冷链运输

迈入常态化

玉溪市通海县的蔬菜

每天从玉溪出发

走上消费者的餐桌

作为云南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

通海县目前已形成覆盖

种植、加工、物流的

完整蔬菜产业链

这是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的田园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一城山水 悠久陶韵

既在田间 也在碗间

始于明朝洪武年间的华宁陶

因其釉色丰富多彩

黄如纯金、绿如翡翠、白如羊脂

留下“宁州陶器烧得绿”的民谚

华宁陶。新华网发(杨文桥 摄)

600年匠心传承

华宁陶正从传统手工艺

向现代化产业华丽转身

通过传承与创新

华宁陶逐渐发展出

建筑园林陶、生活日用陶

和工艺美术陶

三大系列上千个品种

创烧于元末明初的玉溪窑

是云南青瓷的重要代表

以青花瓷著称于世

其纹样质朴自然,笔法奔放不羁

被誉为“云南青花的起源地”

玉溪窑址博物馆。新华网发(沈阳 摄)

2013年

玉溪窑青花瓷复烧成功

10余年间

玉溪窑青花瓷烧制技艺得到保护和传承

2024年8月8日

玉溪窑址博物馆正式开馆

玉溪再添文旅新地标

 

市井藏味 匠心传情

美器承其精髓 美食藏于民间

2025年玉溪市发布十大名品名菜名小吃

遍布玉溪街巷的小吃

承载着本地人的乡愁记忆

澄江藕粉清香扑鼻

通海凉糕晶莹剔透

抚仙湖铜锅鱼鲜香四溢

凉米线微辣泛甜

冰稀饭凉爽软糯

……

玉溪凉粉。

一城山水一城味

玉溪市用“保护、传承、创新、融合”

挖掘文化资源

让美食成为文旅融合的鲜活载体

推动文旅产业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境内拍摄的象群(2021年8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胡超 摄

从避暑天堂到暖冬福地

从千年文脉到现代强音

如今的玉溪

正将自然禀赋与人文积淀

书写成传统与现代融合的

发展新篇

在灵山秀水间传承红色基因

与历史脉络

打造“山水玉溪 诗意栖居”

生活新方式

9月7日

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

全球南方世界遗产论坛

在玉溪举行

全球南方国家媒体代表

国际传播领域专家学者

政府机构人员

文旅企业代表等约130人

将围绕

世界遗产的“在地化”传播与社区参与

世界遗产的传播

世界遗产的数字化发展等话题

开展广泛交流

玉溪城区风光(曾永洪 摄)

总要去一趟玉溪吧

在这四季如歌的“滇中明珠”

踏抚仙湖的浪花

观哀牢山的云海

听奋进激昂的城市乐章

燃万人空巷的绿荫热潮(范芳钰 杨桢宇)

责任编辑:刘曦靓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