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图片频道 >> 聚焦 >> 正文
乐秋乡:“订单蔬菜”绿了田野,富了乡亲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6日 10:29:43  来源: 微南涧

  原标题:乐秋乡:“订单蔬菜”绿了田野,富了乡亲

  金秋时节,乐秋乡米家禄村委会上王家村的90亩紫甘蓝整齐排列在田野间,饱满紧实的菜球在阳光下泛着紫亮光泽,成为深秋山乡一道别样的风景。

  在上王家村地里,云南丰恒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罗仪东正带领20余名村民有序地进行采摘、装运作业。一颗颗饱满的紫甘蓝被整齐码放在田埂上,即将发往湖北等多地商超。这一派丰收景象,正是乐秋乡以“订单蔬菜”为支点,撬动富民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家门口采收紫甘蓝,一天能挣110元,特别方便。”上王家村村民顾永映笑着说。

  近年来,乐秋乡创新推行“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建设标准化蔬菜基地,提升种植规模与专业化水平,降低农户风险,农户不仅能获得土地租金、务工工资,还可享受销售分红。云南丰恒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多省大型超市签订订单,实现蔬菜快速供销,并通过“青豌豆+紫甘蓝+毛豆”轮作模式,达到“一地三季、一年多收”,亩产值超万元。“我们流转的500亩地,每亩每年需用工约30人,人工费110-200元/天,全年用工15000人次,发放工钱约180万元。”罗仪东介绍道。

  作为南涧县“山地果蔬示范乡”,乐秋乡以提升水利设施、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定向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在麻栗村、米家禄村已建成500亩果蔬基地,王家村、拥翠大菠萝河、无量光明河分别建有西瓜大棚19个、86个和24个。通过“本土企业引领”与“以商招商”相结合,云南丰恒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带来资金与技术,打通“山货出山”通道,让紫甘蓝、青豌豆等优质农产品直供省外市场。

  从“单一种植”走向“立体农业”,从“靠天吃饭”升级为“订单农业”,从“单打独斗”发展为“抱团共赢”,乐秋乡正以紫甘蓝、青豌豆等特色农产品为杠杆,推动山地果蔬全产业链升级。一幅“山美、业兴、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截至目前,乐秋乡全乡种植青豌豆3300亩,年产值900万元;示范种植紫甘蓝500亩,亩均效益6000元;烤烟种植3850亩,烟农收入1870万元;红花种植1.5万亩,产值达2137.5万元。

  “我们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狠抓产业促进增收,以养殖业发展带动种植业结构优化,精心培育一特、两红、三青绿色富民产业。乐秋乡党委书记杨陈鑫说道。

  近年来,乐秋乡紧扣“绿色低碳示范乡、山地果蔬示范乡”发展定位,坚持项目驱动、产业兴乡,积极发展通道经济、河谷经济和绿色经济,推动多元产业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以青豌豆、青梅、青贮、紫甘蓝、红花、烤烟为代表的“双红三青”绿色产业体系,以及肉驴养殖为主的“一特”产业格局,为群众拓宽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杨国华 张开星 李娅雪)

责任编辑:李亭亭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