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图片频道 >> 时图 >> 正文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从传统到智能,江西余江书写”镜”彩传奇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1日 16:15:34  来源: 新华网

原标题: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从传统到智能,江西余江书写”镜”彩传奇

7月10日,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工作人员演示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眼镜产品。

眼镜产业是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的传统产业,自清嘉庆年间便有了眼镜销售组织。如今,余江跻身全国五大眼镜产业基地之列,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从200多年前的手工修配眼镜,到如今的智能眼镜方兴未艾,江西余江书写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镜”彩传奇。

记者 刘金海 摄pagebreak

7月10日,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祝铭明在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的品牌旗舰店中。

眼镜产业是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的传统产业,自清嘉庆年间便有了眼镜销售组织。如今,余江跻身全国五大眼镜产业基地之列,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从200多年前的手工修配眼镜,到如今的智能眼镜方兴未艾,江西余江书写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镜”彩传奇。

记者 刘金海 摄pagebreak

这是7月10日在江西省鹰潭市拍摄的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眼镜产品。

眼镜产业是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的传统产业,自清嘉庆年间便有了眼镜销售组织。如今,余江跻身全国五大眼镜产业基地之列,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从200多年前的手工修配眼镜,到如今的智能眼镜方兴未艾,江西余江书写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镜”彩传奇。

记者 刘金海 摄pagebreak

7月10日,在江西科强光学有限公司镀膜车间,工人给完成镀膜的镜片除尘。

眼镜产业是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的传统产业,自清嘉庆年间便有了眼镜销售组织。如今,余江跻身全国五大眼镜产业基地之列,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从200多年前的手工修配眼镜,到如今的智能眼镜方兴未艾,江西余江书写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镜”彩传奇。

记者 刘金海 摄pagebreak

7月10日,在江西科强光学有限公司镀膜车间,工人收拣完成镀膜的镜片。

眼镜产业是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的传统产业,自清嘉庆年间便有了眼镜销售组织。如今,余江跻身全国五大眼镜产业基地之列,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从200多年前的手工修配眼镜,到如今的智能眼镜方兴未艾,江西余江书写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镜”彩传奇。

记者 刘金海 摄pagebreak

7月10日,在江西科强光学有限公司镀膜车间,工人给即将镀膜的镜片除尘。

眼镜产业是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的传统产业,自清嘉庆年间便有了眼镜销售组织。如今,余江跻身全国五大眼镜产业基地之列,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从200多年前的手工修配眼镜,到如今的智能眼镜方兴未艾,江西余江书写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镜”彩传奇。

记者 刘金海 摄pagebreak

7月10日,在江西科强光学有限公司镀膜车间,工人将镜片放置在镀膜伞架中准备镀膜。

眼镜产业是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的传统产业,自清嘉庆年间便有了眼镜销售组织。如今,余江跻身全国五大眼镜产业基地之列,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从200多年前的手工修配眼镜,到如今的智能眼镜方兴未艾,江西余江书写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镜”彩传奇。

记者 刘金海 摄pagebreak

7月10日,在江西科强光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检验成品镜片。

眼镜产业是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的传统产业,自清嘉庆年间便有了眼镜销售组织。如今,余江跻身全国五大眼镜产业基地之列,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从200多年前的手工修配眼镜,到如今的智能眼镜方兴未艾,江西余江书写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镜”彩传奇。

记者 刘金海 摄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