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图片频道 >> 故事 >> 正文
蜂飞果香!“果园放蜂”探索立体农业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8日 11:06:41  来源: 云南网

  5月,临翔区蚂蚁堆乡的坚果林间飘散着淡淡的花香。马驿坚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500亩坚果园里,成群的蜜蜂在花丛间穿梭忙碌,为即将结束的花期进行着最后的“冲刺”。

  “这批蜂箱是去年12月放置的,现在不仅采到了纯正的坚果蜜,更让坚果挂果率提高了20%以上。”合作社负责人杨克华俯身检查蜂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2024年,马驿坚果合作社通过“果园放蜂”模式,实现坚果产量55吨,产值52万元,同时产出纯正度达90%以上的特色坚果蜜。

  这一创新实践,正是临翔区推行“十抓工作法”发展“坚果+蜜蜂”立体农业的生动缩影。 

  “坚果挂果率低曾是困扰农户的难题。”临翔区蚂蚁堆乡人大常务主席普庭勇介绍,通过工作专班调研发现,授粉率低是主要原因。为此,临翔区精准施策,完成坚果产业7720亩提质增效项目,同时引入蜜蜂解决授粉难题。

  在专业技术团队指导下,临翔区采取“小转场”布蜂方式,根据花期合理调配蜂群,既保障了蜜蜂采蜜效率,又显著提升了坚果授粉质量。据统计,2024年,临翔区坚果种植面积达20.11万亩,挂果13万亩,养殖中华蜜蜂约3.47万箱,全区蜂蜜产量173.21吨,比2023年增长29.76%,农业产值2078万元,增长29.71%。优越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让“坚果+蜜蜂”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双赢。

  杨克华的儿子杨宇杉是合作社的“养蜂能手”,这位90后新农人通过参加区里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系统掌握了活框养殖、优质蜂蜜生产等现代养蜂技术,迅速成长为合作社的技术骨干。“与传统土法采集的百花蜜相比,活框技术能确保蜂蜜纯度更高,品质更优。”杨宇杉一边检查蜂箱,一边向记者介绍。如今,这位年轻的“养蜂能手”正用现代科技为传统养蜂业注入新活力。

  临翔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组织实施中华蜜蜂智慧蜂场建设项目,将建设2个5G智慧养蜂示范场和11个蜜蜂监测点,搭建智慧蜂业产业数据系统平台,完善蜜蜂养殖示范点设施设备,做好活框饲养管理技术、繁蜂、授粉技术推广。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蜂蜜等蜂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系统平台计划将各个设备与系统进行集成,形成完整的智慧蜂场系统。

  随着“临翔蜂蜜”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和“绿色云品”称号,这份来自大山深处的甜蜜事业已然插上品牌化的翅膀。通过“线上直播+线下渠道”的双轮驱动,临翔蜂蜜让更多农户品尝到了绿色生态的“甜美果实”。

  果农收入显著提升,实现了“一份投入两份收益”,坚果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改善,杜绝了化肥农药的使用,形成了“以蜂护林、以林养蜂”的良性循环,既守住了绿水青山,又创造了金山银山。临翔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临翔蜂蜜”品牌建设,鼓励更多符合标准的企业和合作社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动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临翔区正以“小蜜蜂”带动“大产业”,用“甜蜜事业”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壮美画卷。

  云南网记者 隋鑫 李彤 李春林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刘曦靓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