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云南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图片频道 >> 悦读云南 >> 正文
开远:一座“园” 圆了一个梦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30日 10:28:38  来源: 云南网

  迎着晨光,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大庄乡桃树村委会藤子棚村民小组村民杨妃早早走出家门,来到山坡上的“藤园生态采摘园”(以下简称“藤园”)了解运营情况。不一会儿,10多位村民陆续到来。

  藤园四周古树林立、青竹环绕,环境清幽秀丽。山坡上,大片大片的四季黄泡长势良好,有的正在开花、有的已经结果。山脚菜园里,白菜、青菜、西葫芦等各色蔬菜郁郁葱葱,旁边的养殖区内鸡鹅成群……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画卷呈现眼前。

  “园里的杂草长得很快,要赶紧清理。今天城里有人订了饭菜,中午要来吃农家饭。”杨妃说。修枝、除草、浇水、扫地、喂鸡……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欢快的笑声回荡在山间。

  藤子棚村民小组地处半山腰,有21户80人。小山村面朝波光粼粼的大庄水库,背靠苍翠的水龙湾坡,每当冬樱、杜鹃等山花烂漫时,颇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浪漫意境。

  过去,受常住人口少、资源不丰富等因素制约,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蚕豆、小米辣等度日,年轻人为提高收入,大多选择了外出务工。现在,这座“藤园”,是村民们承载梦想的地方。

  “一直以来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村里的老人有人管、小孩读书有人接送、村民生病了有人照顾、在外面打工的人能回来赚钱。现在,随着产业发展,全村人你帮我、我帮你,像个和睦的大家庭,家家户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身为桃树村委会监督委员会主任的杨妃感叹道。

  依托利用当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杨妃等人积极争取大庄乡山区特色经济林果种植项目、山区蓝莓采摘园促农增收项目、生态农旅乡村建设项目,从去年起积极探索以藤园为载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在党组织领办下,村里成立“开远市藤园农业专业合作社”,杨妃和其他党员干部带头,无偿拿出自家土地、整合资源,挨家挨户讲政策、算收益,以“村委会+小组+农户”模式推动项目发展——即,村委会提供苗,小组提供水等资源,农户家中如有项目范围内涉及土地的就用土地入股,未涉及土地的可用现金入股,最后折现成资金,按出资多少进行分红。最终,全村有17户村民入股合作社。

  村民既当老板,也当工人,大家热情高涨,免费投工投劳建设藤园。经过近一年努力,占地55亩,集采摘区、养殖区、烧烤区、休闲区、步行栈道、观景台为一体的园区基本建成,种植了甜脆橄榄、马桑、无刺黄泡、四季黑泡、双季黑莓等经济水果,林下养殖近千只鸡鸭鹅,还推出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家乐等业态。

  去年10月,藤园开始试营业,每逢节假日和周末,村民与游客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在此可体验采摘乐趣,在古树下品茗谈天、品尝农家饭,充分享受美好田园生活。目前,藤园已吸引游客超2000人次,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人气带来财气,村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既拿到务工薪金,又入股股金获取收益。

  杨妃坦言:“只有让更多人来做客,才能把这个藤园这个‘家’建设得更加美丽,村民的生活也才能变得更加甜美。”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曹蔓夫 杨曼青 董懿锌 朱泉屹

责任编辑:李亭亭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