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玉溪市通海县秀山公园,循着清幽的草木香气往清凉台走去,总能在转角处邂逅一抹特别的景致——一株株珠兰悄然生长在庭院旁檐下,细碎的黄花藏在翠绿叶片间,风一吹,那股似兰非粟的清香便漫满整个清凉台,为秀山的夏日添了几分沁凉。
珠兰虽不是秀山最起眼的植物,却凭着独特的姿态与香气,成了清凉台的“隐形名片”。珠兰属金粟兰科,花朵小,直径约1.5毫米,似粟粒,色金黄。花粒紧贴在花枝上,每一花枝上有6至7对花粒,每一主枝上着生4对花枝,构成一花序。珠兰株型不高,多是半米左右的丛生状态,叶片呈椭圆形,浓绿油亮,摸起来光滑厚实,像被精心打磨过的碧玉。花期是每年5月到6月,开花期间花粒成串簇拥着,远看像撒了一把碎金,近闻则有股清甜的兰香,不浓烈却格外持久,哪怕花谢后,叶片上还会残留淡淡的香气,难怪古人会称它“金粟兰”。
珠兰的生长习性透着一股“佛系”。它偏爱温暖湿润的环境,既不能忍受夏日强光直射,也忌寒冬霜冻,而清凉台背靠山体、前有檐廊遮挡,恰好为它提供了“半阴半凉”的适宜条件;加上秀山土壤疏松肥沃,能及时排水,完全契合了珠兰“喜湿但怕涝”的需求,也正因如此,这里的珠兰才能年复一年长得茂盛,年年如期开花。
珠兰有实用的药用价值,是名副其实的“宝藏植物”。等到珠兰的花期,若你有机会来通海秀山,不妨多在清凉台停留片刻——低头看看那缀在绿叶间的“碎金”,抬头望望清凉台外的秀山翠色,再深吸一口带着珠兰清香的空气,夏日的燥热仿佛会瞬间消散。这一株株藏在清凉台里的珠兰,不仅是秀山的一抹生机,更是自然馈赠的“清凉剂”,等着每一个懂它的人来遇见。
云南网通讯员 冯夕霞 杞文慧 杨国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