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丰收时节话丰年 满林坚果变“金果”
晨雾还未完全褪去,像一层薄纱轻笼在山间,而江城县宝藏镇漫山的坚果林早已苏醒,枝叶间缀满的果实褪去青涩、换上饱满的色泽,悄然拉开了这片山野丰收季的序幕。
天刚蒙蒙亮,江城福丰农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梅晓荣便带着宝藏镇的10余名村民扛着竹筐、拿着专用采摘钩,陆续走进位于良马河村的坚果林。梅晓荣穿梭在树林间,仔细查看果实的成熟度,指尖偶尔轻触果壳,确认着丰收的成色。
梅晓荣说:“我们公司在这里种植了2860亩坚果,今年雨水比较充足,有助于坚果增产,现在已经摘果3天了,一天平均能摘2—3吨。目前,我们一天大概用工在12人左右,预计今年的产量在120—130吨,产值预计增长50%。”
除自身规模化种植外,公司还为周边零散种植户提供免费技术指导,选派技术员上门教学幼苗培育、管护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采摘季优先雇佣本地村民,同步培训采摘技巧,既保障坚果品质,也让村民获得稳定收入;同时,搭建“种植—采摘—初加工”衔接桥梁,集中输送自家及农户的新鲜坚果至加工厂,避免滞销,打通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
宝藏镇党委书记罗东陶说:“近年来,宝藏镇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始终以党建为核心引领,锚定‘把小坚果做成富民强镇大产业’目标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宝藏镇有种植大户3户、企业合作社1家、种植面积达4822亩。2024年市场收购价格6—8元/公斤,坚果产量达500吨,产业产值突破300万元,坚果产业已稳步成长为富民兴镇的支柱产业。”
随着种植规模扩大、产量提升,如何让新鲜坚果实现 “保值增值”,成为产业发展中关键的一环。完善的加工环节,不仅能延长坚果保质期,更能提升产品附加值,让“田间果”真正变成“货架商品”。
走进澳林农产品初加工(江城)厂,只听见车间内机器轰鸣,一袋袋新鲜的坚果正等待加工。工人们对坚果的质量进行检测后,通过机器将坚果按大小分级、去皮、清洗、浮选、烘干……生产线上一派忙碌景象。在加工车间内,一台台去壳机器高速运转,传送带上的新鲜坚果被源源不断地送进机器里,青色的外壳被脱去后,变成一颗颗圆润的棕色果子。
负责人林宝说:“我们加工厂是2023年开始筹建的,2024年正式投产,去年生产了700余吨,今年江城的坚果从产量、品质都有所提高,目前,已经有1000余吨的订单,预计生产可以达到2000余吨。”
江城县坚果产业不仅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更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能。目前,全县15万亩澳洲坚果已进入投产期,4个加工厂全力生产,将优质坚果产品销往各地,持续夯实绿色农业发展基础。下一步,江城县将强化政策引领,完善产业链发展体系,科学规划布局,按“三个10万亩” 模式推进30万亩基地建设,加大“江城坚果”品牌培育,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拓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