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图片频道 >> 故事 >> 正文
麻栗坡马街乡:蜜瓜甜如蜜 振兴路生金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09日 09:29:18  来源: 云南网

  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马街乡的温室大棚里,金黄圆润的蜜瓜缀满藤蔓,清甜的果香随风飘散。曾经不起眼的小蜜瓜,如今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黄金杠杆”,让山区群众尝到了增收致富的“甜蜜滋味”。

  科技赋能,让高原长出“金疙瘩”。马街乡地处高原,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的独特气候,本是种植瓜果的天然优势,却曾因技术短板难以施展。当地打破常规,引入温室大棚技术,搭建起80余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创新采用吊蔓栽培、单蔓整枝法,每个蜜瓜都能均匀“沐浴”阳光;以有机肥替代化肥,配合水肥一体化滴灌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既节水节肥30%,又让蜜瓜亩产突破4000公斤。技术员王绍辉在大棚里比划着说:“现在咱们种出的蜜瓜,果肉脆得像‘绿宝石’,糖度能到14度,品质媲美传统主产区。”

  错峰上市,让“黄金果”卖上好价钱。马街乡的种植户们摸准市场脉搏,精准避开新疆、海南蜜瓜的上市高峰期,在5月抢滩市场。他们精心培育“沄上蜜瓜”品牌,从种植、采摘到包装,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还为蜜瓜配上专属“身份证”——完善的溯源体系。如今,260余家省内商超和生鲜门店的货架上,都摆上了马街蜜瓜。“我们的蜜瓜地头收购价稳定在8元/公斤,比普通蜜瓜高出近一倍!”种植户郑维丽笑得合不拢嘴。

  利益联结,让甜蜜成果惠民生。在马街乡,蜜瓜产业不仅是地里的果实,更是联结千家万户的“致富纽带”。100余亩流转土地,让农户每年稳收千元租金;基地里,500多名村民穿梭忙碌,从种植、管理到采收包装,每个环节都能挣到钱,户均增收超5000元。“田间课堂”里,农技专家手把手教技术,不少村民从“种植小白”成长为行家里手。脱贫户李代祝跟着学技术后,自家也种起了蜜瓜:“有专家带着干,心里踏实,收入也越来越可观了。”在示范带动下,全乡蜜瓜种植面积已扩展到160余亩。

  从80亩试验田到160亩致富园,马街乡的蜜瓜产业越做越大。下一步,当地还将探索蜜瓜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让这颗“黄金果”持续散发甜蜜魅力,为乡村振兴铺就一条金灿灿的发展之路。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李相成 刘蔓

责任编辑:李亭亭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