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期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的太平湖森林公园繁花似锦、游人如织,总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的太平湖花海正值盛放期,数以十万计的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赏花赏景,尽情呼吸着太平湖森林公园的天然氧吧的新鲜空气。
过去,太平湖区域90%以上为山地类型,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2016年,弥勒市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原则,引入“大企业”,通过建设太平湖森林小镇项目,打破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汇聚“绿色合力”,探索出一条既能治标也能治本、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让这片土地重焕生机。
从“看风景”转向“沉浸自然”,从“拍照打卡”升级为“情感连接”,太平湖森林公园走红的背后,是“生态价值—体验价值—商业价值”的精准转化链。依托现有资源,景区探索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径,打造“读蔬公社”“生态木屋”等一系列生态康养旅游项目,促进全域旅游、产城融合,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助推区域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本着共建共享的理念,景区所在地太平村党总支与太平湖景区积极协商对接,按照景区景点+农户+产业园+游客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村民将土地以每年每亩800元至1500元的价格流转至项目区获取租金,村寨富余劳动力、在外务工人员可到项目区就业,并带动周边村民盘活自有土地或房屋资产,参与苗木生产、乡村旅游等产业,每年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
目前,太平湖森林公园辐射带动周边29.1平方公里6个行政村1.5万人,为村民打开致富路。通过全力推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有机结合,实现环境生态优美、土地效益升值、农业产业链延伸。
云南网通讯员 陆勇 记者 黄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