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图片频道 >> 时图 >> 正文
广西:那些“活着”的博物馆展品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8日 22:10:14  来源: 新华网

原标题:广西:那些“活着”的博物馆展品

拼版照片:上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织锦机(5月18日摄);下图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湘光在用织锦机织壮锦(2018年4月24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记者 陆波岸 摄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绣球(5月18日摄);右图为在广西靖西市新靖镇旧州街,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肖琴(右)向儿媳妇赵金玉传授绣球的制作技艺(2018年5月15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记者 陆波岸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白裤瑶儿童打陀螺的场景(5月18日摄);下图为在广西南丹县“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里湖王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两名白裤瑶小朋友在打陀螺(2020年8月7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记者 陆波岸 摄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壮族天琴(5月18日摄);右图为在广西南宁市三街两巷,一名天琴艺人在壮族天琴艺术展演中表演(4月16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记者 陆波岸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壮族民居模型(5月18日摄);下图为广西百色市田阳区五村镇巴某村壮族民居(无人机照片,2020年6月4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记者 陆波岸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瑶族黄泥鼓(5月18日摄);下图为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六巷村下古陈屯,一名村民在跳黄泥鼓舞(2018年8月1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记者 陆波岸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一件红瑶服饰(5月18日摄);下图为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金坑瑶寨,当地瑶族同胞在红瑶“晒衣节”上晾晒的瑶族服饰(2014年7月2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记者 陆波岸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广西宾阳县舞炮龙场景(5月18日摄);下图为广西宾阳县群众在舞炮龙闹新春(2017年2月7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记者 陆波岸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侗族风雨桥模型(5月18日摄);下图为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风雨桥(2016年12月7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记者 陆波岸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毛南族花竹帽编织场景(5月18日摄);下图为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谭素娟(右)在家中向女儿覃敏传授花竹帽编织技艺(2018年7月26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记者 陆波岸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一面壮族铜鼓(5月18日摄);下图为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几名男子敲打壮族铜鼓表演节目(2018年4月18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记者 陆波岸 摄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