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图片频道 >> 时图 >> 正文
街头的银杏果别捡食 如果食用不当中毒可致命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0日 09:07:00  来源: 春城晚报

  原标题:街头的银杏果别捡食 如果食用不当中毒可致命

含有多种有毒物质的银杏果

  寒露过后,昆明多个街道、公园的地上及小区道路边经常掉落一些圆圆的果子,不少市民认为这种被称为“白果”的银杏果营养丰富、具有养生功效,却不知其中隐藏危险。

  银杏果,又名“白果”,虽然具有养生功效,但未经处理的银杏果其实含有多种有毒物质。银杏果中的有毒成分包括银杏酸、氰化物和类似生物碱的毒物。银杏果的不同部位含有不同的有毒成分。黄色的果仁中含有氢氰酸、银杏酸、银杏毒素、致敏蛋白等毒性成分。而胚芽是银杏果中毒性成分含量最高的部位,尤其绿色的胚芽毒性最强。

  昆明市中医医院药学部药师李夏云说,除了银杏果本身的毒素,马路边的银杏果还存在额外风险。这些果子往往会受到烟尘、汽车尾气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同时,园林部门为防治银杏树的病虫害,通常会定期喷洒药物,这些化学试剂可能残留在果实的种皮和果肉上,仅凭简单的清洗难以彻底去除。

  据介绍,食用不当引起的银杏果中毒通常发病较快,可能在食用后3至4小时内出现症状。中毒表现为发热、呕吐、腹痛、腹泻、抽搐、惊厥、皮肤青紫、呼吸困难,也可能出现感觉障碍、下肢瘫痪,严重者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李夏云提醒市民,银杏果虽然有一定的养生功效,但必须经过规范处理并严格控制食用量才能安全食用。因此建议市民不要捡拾路边的银杏果食用,从源头上避免中毒风险。(李松梅)

责任编辑:刘曦靓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