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大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图片频道 >> 高清大图 >> 正文
世界共享——楚雄彝绣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4日 10:21:02  来源: 楚雄发布

  原标题:世界共享——楚雄彝绣走向世界

  在中华民族非遗宝库中,楚雄彝绣以“以纹为史,以绣达意”承载彝族文化密码与历史记忆。如今,这门古老技艺在跨文化传播与现代商业模式驱动下,从西南深山走向全球时尚舞台,串联起非遗传承、产业发展与国际传播,书写“世界共享”新篇。

  “彝绣是彝族人民的千年‘无字史书’。”云南兴滇英才青年人才司马倩解读,彝绣图案藏着彝族文化密码与哲学观念,这份独特性正是吸引世界的核心优势。楚雄州以国际化视野激活文化宝藏:拥有1350多年历史的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保持“田间为T台、山歌伴走秀”原生形态,楚雄州以此为基打造“楚雄时装周”,推动彝绣服饰亮相上海、北京及纽约、米兰、巴黎等顶级秀场。2025年,楚雄彝绣作为全省唯一入选文化品牌亮相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成为向世界讲述中国非遗故事的实践。

  非遗持久“活”态,需产业支撑。在云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支持下,楚雄州委、州政府大抓彝绣文化产业,在楚雄州委宣传部统筹推动下,楚雄州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核心,打造出非遗发展的“楚雄模式”。成立宣传部门牵头的彝绣产业专班,出台37条支持政策及“1+1+N”体系,构建“政策引领—平台赋能—金融支撑—数字驱动”全产业链生态。标准与品牌建设上,制定全国首个彝绣手工刺绣生产技术团体标准,“楚雄彝绣”成区域公用品牌,联合新华社启动产业与时装周指数;服务与平台方面,设全国首个彝绣现代产业学院,推出“彝绣贷”等11项举措,全省投放优惠贷款4.29亿元,物流成本降近40%,建成数字文化产业园等载体,形成“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格局。

  “传统手工艺与国际接轨,离不开跨文化传播与现代商业模式。”司马倩认为,彝绣国际化是“编码与解码”过程:传统图案为古老“编码”,国际化通过“再编码”将民族符号与时尚设计结合,同时让彝绣从“文化产品”升级为“文化商品”,“消费者买的不仅是物品,更是故事与文化体验”。

  “彝绣妈妈”品牌便是“再编码”的经典案例,品牌通过三大创新破圈:产品创新,将彝绣纹样绣在西装、手拿包等现代商品上,保留文化之“魂”;设计融合,与国际设计师合作简化设计,契合国际审美;故事赋能,为产品赋予绣娘故事与纹样寓意。这一模式让“彝绣妈妈”登上巴黎、纽约时装周,吸引大量国际订单。

  如今,楚雄彝绣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与阿迪达斯、星巴克联名,妈祖文创产品进驻全球1.2万余家门店;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非遗时尚设计会议,入选全球示范案例。楚雄时装周作为楚雄彝绣延伸发展的非遗品牌,同时也是文化出海的重要载体。2023年,首届楚雄时装周吸引7国及国内多省区代表队,2024年,第二届楚雄时装周实现四地联动,巴黎展获160多国媒体关注,两届活动全网点击量34.7亿次,国际能见度与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2025年6月,楚雄时装周升级版—“丝路云裳·南博时装周”重磅亮相第九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来自南亚东南亚8个国家及省内外多个代表团举办35场服饰走秀,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非遗服装服饰走秀展演。

  作为2025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的重点活动之一,楚雄时装周与中国国际时装周将于10月13日联合启幕第三届楚雄时装周,以楚雄彝绣为文化纽带,汇聚各民族非遗服装服饰精华,展现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非遗与时尚、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之美,为国内外交往交流交融、海内外服饰文化互学互鉴搭建展示平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服务人文交流,助力民心相通。

  从山野乡村到国际视野,这场千年赛装盛会,既是云南文化交融舞台,更是中国非遗走向世界的窗口。正如司马倩所说:“彝绣国际化不仅是贸易,更是文化传播,证明最民族的恰恰是最世界的。”(张文静)

责任编辑:李亭亭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