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图片频道 >> 时图 >> 正文
图片故事丨额尔古纳湿地的追鸟人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11:42:51  来源: 新华网

原标题:图片故事丨额尔古纳湿地的追鸟人

9月16日拍摄的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日落景色(无人机全景照片)。

秋日的清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湿地凉意袭人。晨雾中,一道身影已踩着露水走向湿地深处。宝金财背着长焦镜头、胸前挂着高倍望远镜开始了他一周两次的样线调查之旅。

27岁的宝金财是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一名鸟类保护工作人员。样线调查法是他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沿着预设路线行进,记录两侧一定范围内所有鸟类的种类、数量和行为。“就像给鸟儿做人口普查。”宝金财笑着说。

湿地深处的道路泥泞不堪,蚊虫扑面而来,他却乐在其中。“听,这是红脚隼的叫声。”他突然驻足,敏锐地望向远处,“我拍到过红脚隼大战金雕,小家伙俯冲攻击大块头,真精彩。”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

专攻鸟类研究的生态学硕士宝金财,在几乎走遍了内蒙古所有鸟类保护区后,通过人才引进计划来到了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保护区总面积95604公顷,这里河道蜿蜒纵横,沼泽星罗棋布,是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栖息着200余种鸟类。

最让人称道的是,宝金财刚工作半年就发现了三种没有在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被观测到的珍稀鸟类:凤头蜂鹰、长尾林鸮和草原雕。每个新发现都需要连续多天跟踪观察,拍摄清晰影像资料,并详细记录行为特征。

“鸟儿就是他最好的朋友。”宝金财的妻子娜仁毕力格说。为了支持他对鸟的热爱,娜仁毕力格从千里之外的乌海市来到额尔古纳市陪伴他,并成为当地一名高中老师。

夕阳西下,宝金财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十几种鸟类、一百多个个体数据。收拾装备时,他突然指向天空:“快看,灰鹤归巢了。”鹤鸣声中,宝金财的眼中闪耀着清澈的光芒。

记者 贝赫 摄pagebreak

这是9月16日拍摄的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风光(无人机照片)。

记者 马金瑞 摄pagebreak

这是9月16日在额尔古纳湿地拍摄的灰鹤(无人机照片)。

记者 马金瑞 摄pagebreak

9月15日在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拍摄的赤麻鸭。

记者 贝赫 摄pagebreak

9月16日在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拍摄的灰鹤。

记者 贝赫 摄pagebreak

拼版照片:这是宝金财拍摄和记录的三个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新记录种(左上图为2025年9月5日拍摄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草原雕,左下图为2025年6月8日拍摄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蜂鹰,右图为2025年3月5日拍摄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尾林鸮)。

pagebreak

9月16日,宝金财在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核对拍摄到的凤头蜂鹰。

记者 贝赫 摄pagebreak

9月16日,在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宝金财(左)与同事努图格图一起整理采集的湿地植物标本。

记者 马金瑞 摄pagebreak

9月16日,在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宝金财(左)与同事努图格图通过三维电子沙盘研究巡护路线。

记者 马金瑞 摄pagebreak

9月15日,宝金财在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使用望远镜观测鸟类。

记者 贝赫 摄pagebreak

9月16日,宝金财使用无人机对额尔古纳湿地进行日常巡护。

记者 马金瑞 摄pagebreak

9月16日,在额尔古纳湿地,宝金财在车中使用长焦镜头拍摄鸟类。

记者 马金瑞 摄pagebreak

这是9月16日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市拍摄的宝金财(右)和妻子娜仁毕力格。

记者 马金瑞 摄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