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图片频道 >> 聚焦 >> 正文
外国友人爱上“彝装”当街秀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0日 10:34:04  来源: 楚雄融媒

  原标题:彝韵·无界——外国友人爱上“彝装”当街秀

  一根穿越1800多年时光的彝绣花针,带着滇中腹地的五彩丝线,牵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年轻人的国际传播梦,让古老非遗与现代时尚碰撞出灿烂火花。

  9月8日晚,“彝韵·无界”——北京外国语大学大创团队助力楚雄彝绣国际传播活动在北京798·751园区精彩呈现。此次活动作为2025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北京)推介活动之一,楚雄州委宣传部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与新闻传播学院携16位外国友人着彝绣非遗服装服饰,在园区街头进行动态展示与文化互动,为千年彝绣对外文化交流搭建起一座通往世界的桥梁。

  文化反差吸引眼球。北京外国语大学“彝SHOW世界”大创团队利用北外多语种、跨文化优势,探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新路径。活动现场,外国友人穿着16套艳丽多姿的彝绣非遗服装服饰在园区街头走秀展示,肤色与民族服饰的强烈对比,塑造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冲击力,引来众多中外游客驻足欣赏和拍摄记录。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天的798·751园区车谷小镇,微霞满天,穿着色彩绚烂、纹样精美的外国友人,自信满满、活力四射,穿过长长的红地毯、越过敞篷着的、沧桑感十足的火车箱架,彝装飘动、笑声荡漾,围观的市民、游客,欢声雷动。“我们真想亲自到云南楚雄去看看这些衣服的制作过程,将这些精美的工艺介绍给更多人。”来自俄罗斯的潘霓恪和王知新,整理着身上的帽子和衣角笑着对记者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穿着这么有分量的民族传统服饰,指尖碰到绣线时能感觉到它的精美做工,真是太惊艳了。”

  传统与时尚交织碰撞。当晚展示服装涵盖楚雄州原生态非遗服装及T台走秀款服装服饰,五彩彝绣纹样与现代时尚设计交融交汇,宛如山间绽放的绚烂山花,将彝绣的柔美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穿着它的时候就像一件艺术品,衣服细节真的特别多。”来自希腊的克莉丝汀刚完成动态展示,就被游客围住合影,她难掩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穿上这身衣服时特别激动,现场氛围更是让人惊叹。”

  文化交流助推彝绣非遗国际传播。活动整合高校资源、地方媒体与专业摄影,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内容,助力彝绣文化全球传播。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彝SHOW世界大创团队负责人王怡景介绍:“此次活动不仅为外国友人提供了接触中国非遗的直接体验,更打破了他们对东方文化的间接认知,让彝绣的‘历史感、艺术感’更加具象化。在大家心中‘埋下非遗的种子’,激发他们未来更加深入了解彝绣、了解中国非遗,通过更多此类文化交流,让兴趣‘生根发芽’。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举办此类活动,进一步推动彝绣的国际传播。”

  彝韵·无界——这根穿越千年的绣针,连起的不仅是五彩丝线,更是文明交流的经纬。当外国友人身着彝绣非遗服装服饰走过北京街头,当不同语言的赞美响起,这场跨越山河的“针”心浪漫,正让楚雄彝绣从滇中腹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让世界见证中国非遗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李亭亭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