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图片频道 >> 故事 >> 正文
楚雄双柏:6500亩“稻鱼共生”田开启谷花鱼苗投放季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1日 16:44:03  来源: 云南网

  清晨,走进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大庄镇,连片稻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伴随着首批活蹦乱跳的鱼苗跃入稻丛,全镇6500亩“稻鱼共生”田正式迎来谷花鱼苗投放季。一田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不仅守住了绿色发展底线,也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前景,预计将为全镇带来超千万元产值。

  在大庄镇普岩村委会平掌子村的鱼苗发放现场,农户们肩扛扁担、提着水桶,早早地排起了长队,脸上写满了期待。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核对名单、捞鱼称重,耐心细致地叮嘱投放注意事项,整个发放过程井然有序。鱼苗到手后,农户们立即将其放入自家整修一新的稻田里,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鱼苗跃入田中,激起层层涟漪,也映照出群众心中的喜悦。

  “我种着四五亩水稻,这个谷花鱼到两个月以后就可以上市了,拿到市场上卖,每亩稻田就能有1000元的收入,再加上收下来的稻谷每亩还能卖2000元,总的鱼和水稻就有10000元左右的收入,我们这个生活越来越好,已经奔向小康了。”平掌子村农户杨庆云笑着说。

  谷花鱼虽生长周期仅两个月,但养殖技术含金量高、管理要求严。近年来,大庄镇在推广“稻鱼共生”生态农业过程中,通过田块标准化整治和绿色种养技术应用,有效提升了产业质量效益。稻田鱼既吃虫除草、减少农药施用,又能提升水稻品质,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

  “稻田养鱼是一种生态农业模式,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又能增加水产品收入。”大庄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苏贤军介绍,“我们通过加高加固田埂、增设防逃网设施,防止鱼类逃脱。同时还加强了对农户稻田养鱼的技术指导,通过科学管理降低了投入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目前,大庄镇共计有3000余户、12000多人种植水稻6800亩,其中6500亩稻田已放养谷花鱼,投苗节奏正有序推进。待到8月底,稻熟鱼肥之际,全镇可实现综合产值1160多万元。与此同时,依托生态种养的良好基础,当地也积极培育农文旅融合新业态,预计今年可吸引游客1万余人前来观光体验,带动旅游经营收入约30万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旅游效益“三丰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群众参与稻田养鱼,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动大庄镇乡村产业提质增效,让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庄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晶晶表示。

  如今,在大庄镇,稻鱼共生让稻田不仅产出稻谷、鱼儿,还孕育出旅游经济的“第三金”。一田三金,成为大庄镇推动乡村振兴的“聚宝盆”,更成为百姓迈向富裕生活的坚实支点。

  云南网记者 陈明海 通讯员 张真瑞 王楠

责任编辑:刘曦靓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