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溪市江川区在星云湖畔启动“保护生物多样性 建设美丽星云湖”土著鱼类增殖放流活动,54.4万多尾土著鱼种成功入湖,为高原湖泊生态保护再添助力。
在宁海街道石岩哨村委会大凹渡河训练场投放现场,工作人员沿湖岸线缓缓倾倒鱼苗。“这些土著鱼种既是湖泊生态的‘清道夫’,也是生物链的关键环节,能通过滤食藻类、控制浮游生物量实现‘以渔净水’。”江川区畜牧水产站站长张四春介绍,此次放流涵盖星云白鱼16万尾及大头鲤大规格鱼种1600公斤、夏花鱼苗32万尾,通过“成鱼+幼苗”的科学配比,系统性改善星云湖鱼类区系组成。
星云湖位于江川城北,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作为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其水产资源极为丰富,湖内分布着30多种鱼类,盛产鲢鱼、鲫鱼等鱼类。多年来,江川区持续探索土著鱼类人工驯养、繁殖等技术,并成功实现增殖放流,进一步补充了土著鱼类种群数量,丰富了星云湖及周边水域的生物多样性。自2009年实施常态化增殖放流以来,江川区已累计向星云湖投放夏花鱼苗1400多万尾、大规格鱼种44吨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日渐显现。
随着54.4万尾鱼苗在星云湖安家,这片35.57平方公里的水域正迎来生态修复的关键期。下一步江川区将继续秉持生态优先理念,不断优化放流方案,加强渔政管理,实现“以渔净水”“以渔保水”目标,推动星云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云南网记者 杨茜 通讯员 龚怡溪 郭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