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云南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图片频道 >> 悦读云南 >> 正文
普洱思茅:乡村在希望的沃土上“蝶变”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6日 16:31:26  来源: 云南网

  从普洱市思茅城区出发,沿着昆磨高速一路向南,驶出南岛河收费站后继续行驶3.5公里,便来到了南屏镇南岛河村白沙坡村民小组,这里道路平整交错,白墙青瓦错落有致,村内的咖啡体验中心窗明几净,展现出现代化的乡村风貌。“共享价值 美丽星村”项目实施后,打造咖啡文化体验中心和高端精品民宿,绿化、美化、亮化村小组内公共区域,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白沙坡村正逐渐成为外在观赏性与内在和谐性相协调的和美乡村。

  村民王春芳说:“我是土生土长的白沙坡人,依托‘共享价值 美丽星村’项目的扶持,我家租了一套房子给第三方运营,可以得到一部分租金,同时我也在这个公司上班,有了稳定的收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白沙坡村蜕变为“美丽星村”后,村里根据每户村民的特点规划了不同的主营业务,建起了民宿、餐馆、咖啡庄园,村内的咖啡文化体验中心、游客餐厅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村民实现了从“传统咖农”到“民宿管家”的转变。

  村里的变化催生了多元化的人力资源需求,吸引了外出打工的村民返乡发展,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多元化就业。“我在北京工作了快一年的时间,得知家乡正在创建项目,给了我们年轻人很好的机会,我就回来了,想利用学到的专业知识成为一名合格的民宿管家,为家乡作贡献。”民宿管家刘明热情地说。

  “共享价值 美丽星村”项目立足普洱咖啡产业资源优势,整合全产业链,将白沙坡村打造成集咖啡种植加工、旅游体验、产品销售于一体的中国式咖啡社区,围绕咖旅融合延伸多种业态,不断增强当地咖啡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当地咖啡产业发展,联动带农效果明显。

  白沙坡村的蜕变之路,生动诠释了“产业兴旺富乡民”的深刻内涵。南岛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余丛章说:“以前,南岛河的咖啡种植很单一,现在从一产种植提升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南岛河有五个咖啡庄园,吸引了许多游客到这里体验美好的生活,经济发展得到了大幅提升,村民收入也大幅增加。”

  沿着笔直的公路来到倚象镇大寨村丫口村民小组,平坦整洁的大路贯穿其中,小路纵横通达,农房错落其中。不少农家的庭院里种满了鲜花盆景,置身其中只觉宁静平和、花香四溢,久违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村内有27家农家乐,他们牢牢把握“吃在丫口”的发展定位,围绕野生菌特色餐饮,选用当地特色农产品食材,结合传统烹饪方法,做出了丰富的野生菌菜品,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打造出了一批生态特色农产品品牌,辐射带动全村特色农家乐发展壮大。

  丫口村以山地地形为主,气候温和湿润,植被茂盛,物种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丫口盛产种类繁多的野生菌和百草药根。大寨村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由镇党委政府牵头,“村两委”协同助力,群众投工投劳投资金,以野生菌IP为核心打造独具丫口民族特色的餐饮文化,开展大寨村农家乐及民宿提升工程,将丫口建设为“普洱野生菌第一村”,助力农户持续创收。

  “村民们依靠农家乐提高了收入,实现了就近就业,通过各级政府的帮扶政策,我们村民走上了更加富裕的道路。”大寨村丫口村民小组长王平感慨地说道。

    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了,房子漂亮了,路平整了,村民们更讲究了,结合新时代的新生活又更新了村规民约。在共同参与乡村治理中,推动村规民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倚象镇还为农家乐从业人员进行服务水平和成长发展培训,开设餐饮接待服务礼仪、民俗音乐教学等一系列培训活动,向村民们讲解形象塑造、迎宾礼仪、礼貌用语等接待服务技巧和食品安全规范,深入输出乡村文化振兴的先进理念做法,不仅提高了村民的专业素质,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的“精气神”。

  乡村振兴的车轮滚滚向前,白沙坡勇于创新提炼出一股独属于自己的“咖啡香气”,丫口守好乡土滋味留住了乡愁记忆,两者发展模式不同,结果却殊途同归,最终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开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绚丽之花。

  区委农办专职副主任楼志琪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思茅‘三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足,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思茅区深度挖掘茶咖资源,积极发展庄园经济,农文旅融合发展呈现新气象。持续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住房、饮水安全、道路等建设成效明显,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思茅乡村呈现新面貌。”

  多年来,思茅区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强乡村建设和治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取得多方面显著成绩,全区5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治理成效明显,引领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无数奋勇拼搏、锐意进取的动人故事,化作乡村振兴的甘霖,灌溉出和美乡村的建设果实,书写在思茅乡村的沃野里,画在农民的笑颜上。

  云南网记者 胡梅君

  思茅区融媒体中心 李婷 张怡

责任编辑:张潇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