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图片频道 >> 时图 >> 正文
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背后的守护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4日 16:00:01  来源: 新华网

原标题: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背后的守护

6月2日,王式军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苗圃内管护红榄李幼苗。

近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迎来花期。“现在红榄李已经有2300多株了!”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退休职工王式军看着花骨朵骄傲地说道。红榄李是珍稀濒危红树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红树植物中的“大熊猫”,国内一度仅存14株。

2014年,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红榄李展开抢救,王式军主动请缨对红榄李进行人工培育。因为红榄李的幼苗非常脆弱,台风带来的污泥就会把它压垮,王式军就用棉花蘸水一点一点将它擦干净。红树林里的螃蟹、海蛙、石磺等都是红榄李的天敌,病虫害也常常光顾,需要管护者每天悉心照顾。王式军克服自身专业的局限,经过无数次失败,最终培育成功。如今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已有超过20亩、2300多株的红榄李。退而不休的王式军仍然坚持培育红榄李幼苗,他说:“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做下去。”

记者 张丽芸 摄

6月2日,王式军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苗圃内管护红榄李幼苗。

近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迎来花期。“现在红榄李已经有2300多株了!”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退休职工王式军看着花骨朵骄傲地说道。红榄李是珍稀濒危红树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红树植物中的“大熊猫”,国内一度仅存14株。

2014年,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红榄李展开抢救,王式军主动请缨对红榄李进行人工培育。因为红榄李的幼苗非常脆弱,台风带来的污泥就会把它压垮,王式军就用棉花蘸水一点一点将它擦干净。红树林里的螃蟹、海蛙、石磺等都是红榄李的天敌,病虫害也常常光顾,需要管护者每天悉心照顾。王式军克服自身专业的局限,经过无数次失败,最终培育成功。如今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已有超过20亩、2300多株的红榄李。退而不休的王式军仍然坚持培育红榄李幼苗,他说:“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做下去。”

记者 张丽芸 摄

6月2日,王式军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苗圃内管护红榄李幼苗。

近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迎来花期。“现在红榄李已经有2300多株了!”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退休职工王式军看着花骨朵骄傲地说道。红榄李是珍稀濒危红树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红树植物中的“大熊猫”,国内一度仅存14株。

2014年,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红榄李展开抢救,王式军主动请缨对红榄李进行人工培育。因为红榄李的幼苗非常脆弱,台风带来的污泥就会把它压垮,王式军就用棉花蘸水一点一点将它擦干净。红树林里的螃蟹、海蛙、石磺等都是红榄李的天敌,病虫害也常常光顾,需要管护者每天悉心照顾。王式军克服自身专业的局限,经过无数次失败,最终培育成功。如今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已有超过20亩、2300多株的红榄李。退而不休的王式军仍然坚持培育红榄李幼苗,他说:“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做下去。”

记者 张丽芸 摄

这是6月2日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苗圃内拍摄的红榄李花朵。

近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迎来花期。“现在红榄李已经有2300多株了!”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退休职工王式军看着花骨朵骄傲地说道。红榄李是珍稀濒危红树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红树植物中的“大熊猫”,国内一度仅存14株。

2014年,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红榄李展开抢救,王式军主动请缨对红榄李进行人工培育。因为红榄李的幼苗非常脆弱,台风带来的污泥就会把它压垮,王式军就用棉花蘸水一点一点将它擦干净。红树林里的螃蟹、海蛙、石磺等都是红榄李的天敌,病虫害也常常光顾,需要管护者每天悉心照顾。王式军克服自身专业的局限,经过无数次失败,最终培育成功。如今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已有超过20亩、2300多株的红榄李。退而不休的王式军仍然坚持培育红榄李幼苗,他说:“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做下去。”

记者 张丽芸 摄

6月2日,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苗圃内,王式军在工作间隙擦拭汗水。

近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迎来花期。“现在红榄李已经有2300多株了!”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退休职工王式军看着花骨朵骄傲地说道。红榄李是珍稀濒危红树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红树植物中的“大熊猫”,国内一度仅存14株。

2014年,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红榄李展开抢救,王式军主动请缨对红榄李进行人工培育。因为红榄李的幼苗非常脆弱,台风带来的污泥就会把它压垮,王式军就用棉花蘸水一点一点将它擦干净。红树林里的螃蟹、海蛙、石磺等都是红榄李的天敌,病虫害也常常光顾,需要管护者每天悉心照顾。王式军克服自身专业的局限,经过无数次失败,最终培育成功。如今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已有超过20亩、2300多株的红榄李。退而不休的王式军仍然坚持培育红榄李幼苗,他说:“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做下去。”

记者 张丽芸 摄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