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图频道/ 云视觉
米线节:玉溪坝子的全民节庆
2018-02-06 10:11:19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接土主是玉溪民众对自然崇拜的直接表现。每年正月十四,春和街道的倪家屯迎神队伍早早就等候在李棋街道下赫土主庙外,准备迎接土主。

每年从正月初一至三月二十二,玉溪人把古代带领百姓兴修水利、战胜涝灾,把坝子建成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的彝族头人普贯通奉为土主之首,并建庙塑像供奉。

每年农历二月初四,右所斋亲齐聚李棋下赫土主庙,人们对土主顶礼膜拜。

 
    传说,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玉溪人用大清香树疙瘩来雕刻研和的老土主(左二),若干年后雕刻了土主娘娘(左三)和太子(右一),再后来雕刻了厨师老爷(左一)神像。摄于1950年代。

载歌载舞迎土主。李棋街道下赫村土主庙是玉溪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土主庙。

在鼓乐班、龙灯队、秧歌队、舞狮队、毛驴灯队等的簇拥下,迎请土主的队伍浩浩荡荡入村。

迎神队伍途经各村,常常被民众拦道致敬,村民在自家门口为土主神献上贡品。

玉溪人相信,土主老爷坐轿进村,抬轿的人将得到神的庇护,人们争相抬轿、抢轿,以求福报。

敬献过神像后,各村屯组织的玉溪老花灯争相上演。清康熙五十三年的《新兴州志》载,“二月望日,土主归殿,州官躬往祭祀,殿前演剧五日。”这就是玉溪花灯的由来。

每到米线节,李棋下赫村民都要把老香佛、东陪佛、西陪佛三神请来同看寿戏。

明朝以来,玉溪民间迎神祭神,都要吃斋进膳,不管是人是神,吃素食荤,大庙小庙均有大厨一展身手。

米线节期间,人们汇集到研和古城玉乞寺,八乘大轿一字排开恭迎土主出游各村,给人们带来祝福和好运。

玉溪坝子历史上以农业精耕细作而蜚声云南高原,是云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和“滇中粮仓”。米线节是玉溪坝子农耕文明孕育的民俗,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

每年正月初一至三月二十二近三个月的时间,玉溪坝子的村村寨寨到处爆竹声声,家家张灯结彩,户户迎宾宴客,持续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之中。由龙灯、花灯、蚌壳灯、毛驴灯、高跷、滇剧、吹打班子等民间文艺表演团队组成的请神迎神队伍,浩浩荡荡出发,喜气洋洋返回,在亲朋好友的人情往来中,在迎接外嫁女儿女婿探家归途中,在亲朋好友的欢聚中,玉溪人的米线节开始了。

旧时,玉溪一年有20多个节日,今天沿袭下来的也不少于10个,而历时最悠久、最让人魂牵梦绕的节日是米线节。米线节历时81天,是世界上历时最长的节日,是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玉溪米线节始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源于对土主、祖师、龙神的崇拜。其中土主大多是本地历史上神化了的具体人物,他们中有抵御外侮、保家安民的英雄,有开疆拓土的显赫功臣,有清正廉洁、政声卓著的官吏,有降龙治水、兴农利民的仁人志士,这些人就是土主、祖师、龙神的化身。这一民俗活动兴起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玉溪坝子共有十堂土主,迎请土主、祖师、龙神是米线节的头等大事。土主历史悠久,产生于北宋,人格化于南宋,元末明初在民间被雕塑成神像,供奉在庙里。历史上的十堂土主神依次是三面土主、老土主、新土主(老香佛)、东陪佛、西陪佛、祖香佛、守殿土主、小土主、民国土主、南天门土主。这十堂土主神中,守殿土主、祖香佛、民国土主、南天门土主这四堂土主是不出巡的;另外六堂分别出巡玉溪坝子城乡大多数村屯。从明朝正德年间开始,土主庙新土主出巡玉溪坝子东、西、北各村屯之后,另外六堂土主及十堂祖师也先后按各自所辖地域范围出巡;土主、祖师、龙神去到哪个村,就是哪个村的节日。在这漫长的81天里,有过几回节的,也有过一两回节的。有时,一村或几村同日过节,有时十多个村或几十个村同日过节,形成了争迎神像到本村接受祭祀的现象,顺应了传统农耕民族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心理需要。

玉溪米线节因迎请、祭祀的神不同,节日的属性也不同,一种称荤节,另一种称素节。正月初一至三月初九,迎请各堂土主到城乡村屯过的节,称荤米线节。正月初一至三月二十二迎请各堂祖师到城乡村屯过的节,叫素米线节,简称素节。又因年节的交叉、神像过不过夜、不同神像在同一地方交叉等情况,在荤素节总体名称之下,有些村子又有不同的节日,大体有九种:第一种称年节,正月初一,老香佛、东陪佛、西陪佛、永丰寺祖师、宝光寺祖师、北元寺祖师、太极山祖师出巡,所到村屯过米线节,不兴来客,自行祭祀,各家自食。第二种称正节,从正月初二到荤素节过完之时,土主及祖师按固定日期依次到达过夜的各城乡村屯,家家户户接女待婿,迎宾宴客,放灯做会,十分热闹,这样过米线节的称之为过正节。第三种称双节,凡土主、祖师轮流到同一村屯进住两天两夜以上过的米线节称为双节。第四种称重节,凡是土主、祖师在“三春之季”先后轮流几次进同一村屯,如大营街、北城、古城等地方过的米线节,称重节。第五种称陪节,一个村屯迎神,周围村屯当年轮不到迎请或是从来都不曾迎过神的地方,如玉屏也在同日过米线节的称陪节。第六种称轮节,两个以上的村屯按年轮流迎神,轮到迎神的村屯气氛热闹,轮不到迎神的村屯气氛冷清,轮到、轮不到迎神的村屯都在同日过节,叫过轮节。第七种称跟节,土主、祖师出巡,有时昼夜经过若干村屯,每至一村则被村民拦在村口,停留一个半个时辰让村民祭祀,人们把这种情况叫过路烧纸,这些村子也跟随着过米线节,叫跟节。第八种称小节或尾节,神再次经过正节已经过了的村子,如张某请土主过春和时,被留下来散献糖茶祭祀,村人称为过小节。第九种称空节,土主路过村界时,阖村拦神,路边祭祀,称空节。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米线节已经演变成为玉溪坝子全民性的节庆活动,但其规模、时长、参与面在全省乃至全中国绝无仅有。米线节正值农闲,家家户户走亲访友,联络亲情、友情,谈论年成丰歉,交流耕作栽种经验,交换高产种子,也是粮食、牲口、农具、棉纱、棉布、建筑材料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调剂余缺、买卖成交的最佳时期。这种交流既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也刺激了商业、饮食业、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又因有大量戏班、灯班等民间文艺表演团队的参与,兴旺了文艺事业。

玉溪人的米线情结,是几百年来的米线节培养起来的,已经深入骨髓。吃米线,已经成为玉溪人传达真情实感的饮食习俗。

民俗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人群共同的生活方式,是贯穿于历史长河中,民众所创造、享用的一脉相承的文化生活。近年来,政府连年组织大型米线文化节,吸引了省内外数万宾客慕名而来,不断赋予民俗文化新的内涵,在分享玉溪人民节日快乐的同时,也使玉溪传统民俗文化得以传播、传承与发展。

记者 黄燕萍报道(玉溪日报)

 

责任编辑: 吴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